打印后刀切(Print Then Cut) 是 H2D 打印机的一项智能功能,允许用户先在普通纸张上打印彩色图案,再通过挂载的刀切模组沿图案轮廓精准切割,高精度实现贴纸、标签、贺卡等作品制作。
核心优势:
多色作品制作:可打印复杂彩色设计后切割,适用于贴纸、装饰品制作;
精准对齐切割:打印图案与切割路径自动对齐;
兼容多种材料:支持不干胶贴纸、卡纸等薄型材料。
在 Bambu Suite 中导入/绘制 2D 图案(可以是位图或者矢量图)。
调整图案尺寸,以及对图案进行其他编辑处理,例如去除背景等。
将图案的工艺类型修改为打印后刀切。如果你使用了贴纸工具,则软件会自动将贴纸图案设置为打印后刀切的制作工艺,详情可以参考:贴纸工具
参考软件和屏幕上的说明,将打印出来的纸张贴在垫板的对应位置,然后在机器上按住按钮启动任务,即可开始。
在打印后刀切作业中,需通过工具头摄像头识别纸张上的 4 个定位标记(Marker) 来确定切割位置。在发送2D打印任务时,会在图案的四周自动生成这4个 marker 并打印出来。
标记功能:
4 个 Marker 用于精确定位图案位置,才可以确保设备能够精准沿着图案轮廓切割。
其中左上角的 Marker 旁有 "向上箭头",代表纸张需按此方向粘贴。
操作要求:
注意事项:
若摄像头无法识别全部 4 个 Marker,加工作业将被终止;
当前摄像头识别范围有限,纸张粘贴位置偏移超过一定距离可能导致识别失败。注:对于XY方向贴纸允许的最大偏差,x允许±10mm,Y允许±5mm。我们争取在未来版本固件中优化,允许在更大范围内搜索定位标识。
出血框是设计时在图案边缘额外扩展的区域,用于补偿纸质打印机打印图案时出现的的微小尺寸偏差,确保切割后图案边缘完整无白边。
您可以在发送2D打印任务的窗口,启用出血框,即可进行出血框设置。启用后图案四周各会扩展0.15mm左右。
因为模切刀头是可拆装,在拆装过程中可能导致刀头机械位置偏移,需通过标定消除其在XY方向上的误差差,确保加工的时候能准确定位。
在正式加工任务开始前,切刀自动在材料左下角 Marker 附近切割 一横一竖两道参考线,然后工具头摄像头扫描参考线位置,计算刀头实际偏移量,存储数据用于后续加工。
使用官方材料:为了保证能切出这两道参考线,切割使用的是当前所选材料的内置刀压,用户是无法更改的。
使用自定义材料:由于自定义材料没有内置的刀压,所以切割参考线时会调用用户设置的切穿刀压(注:只有在Bambu suite 进入专家模式后才会显示切穿刀压参数)。
参考线未切透:
自定义材料的切穿刀压设置不足,可适当增加刀压;
刀头磨损严重,检查确认后可更换新刀头。
参考线超出加工材料的区域:
在Bambu Suite的准备页面中,默认打印后刀切使用的是A4纸,而且图案只能摆放在红框内(如下左图所示),这样就能确保实际切割的时候能预留出足够的切割参考线位置。
若使用非A4纸(尺寸更小的纸),实际图案摆放位置可能太靠近边缘,导致右下角 Marker 旁没有足够预留位置,实际切割参考线的时候会超出纸张区域,导致参考线切割在垫板上导致无法被摄像头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