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mbu Studio 2.0 带来了一系列令人振奋的优化,尤其适用于使用双喷嘴 3D 打印机(如 Bambu Lab H2D)的用户。该版本优化了切片和打印工作流程,使先进的配置得以充分利用,并确保打印过程更加流畅、耗材利用更加高效。
其中一项关键创新是耗材分组的优化。对于双喷嘴打印而言,模型颜色的分布、颜色切换顺序以及不同颜色之间的冲刷量差异都会直接影响材料消耗。Bambu Studio 2.0 能够自动计算出最佳的耗材分组方式,帮助用户最大限度地减少浪费,实现更高效的打印。
此外,软件支持双喷嘴的独立参数设置,可针对喷嘴的类型、材料参数及工艺参数设置进行单独调整并切片,从而确保双喷嘴打印时能够获得最佳效果。
UI交互的提升也是本次更新的主要改进。随着双喷嘴和多个 AMS连接管理的复杂性不断增加,Bambu Studio 2.0 提供了更加直观和流畅的操作体验。得益于简化的设置流程,用户可以更专注于项目,而无需为繁琐的配置分心。
最后,作为一款多功能制造中心,Bambu Lab H2D 进一步提升了整体体验。该能力不仅为过去无法实现的高级加工场景打开了新可能,还能通过智能耗材分组提高效率并减少材料消耗。Bambu Lab H2D 真正拓展了 3D 打印的潜力,实现了更高效、灵活且富有创意的制造流程。
Bambu Studio 2.0 通过一系列优化措施,充分释放 H2D 的潜力,对于追求更高控制力、灵活性和效率的 3D 打印用户来说,堪称一次革命性的升级。
注意:与 1.x 系列版本相比,Bambu Studio 2.0 升级幅度显著。由于引入了全新工作流程和功能,2.0 版本生成的 3MF 文件在先前版本的 Bambu Studio 中仅能加载几何数据。为了全面体验新功能,建议用户尽快升级到 2.0 版本。
Studio2.0重新优化了打印流程,其主要流程见上,接下来结合新增的feature,依次介绍各步骤内容。
1. 导入模型及切换打印机预设
- 支持Bambu Lab H2D:现已支持H2D预设,同时在机型界面无需再选择喷嘴信息。
H2D可打印区域因左喷嘴和右喷嘴的不同而略有差异。打印板两侧分别对应单侧喷嘴可打印的区域,中间部分则是左右喷嘴均可打印的区域。除打印板上的提示信息,具体的可打印区域参数可参考打印机设置中的左右挤出机参数下参看,或访问 Wiki 了解详情。
- 打印机预设自动推荐同步:如果导入的3mf文件中的预设与当前连接的打印机类型或预设不匹配,系统会根据设备页面显示的打印机类型,建议用户切换到相应的预设,从而更快地启动后续任务。
2. 同步打印机和耗材信息
AMS数量和连接方式决定了左右喷嘴各自能摆放耗材的最大数量,这一信息对于耗材分组的自动计算算法必不可少。
- 新增打印机信息同步功能:为双喷嘴机型新增了打印机同步按钮。当设备连接了双喷嘴打印机时,点击该按钮即可同步喷嘴直径、喷嘴类型和AMS数量,AMS和耗材的在左右喷嘴的分布状况也会更直观的显示在UI上。
- 喷嘴类型与AMS数量调整:针对双喷嘴打印机,用户也可手动配置喷嘴类型(标准/大流量)以及AMS数量(四槽/单槽)。
- 耗材丝同步功能(AMS Sync)更新:当同步完打印机信息或手动点击耗材丝同步按钮,新弹窗会提醒进行耗材丝的同步。我们在原有“覆盖”模式的基础上增加了“匹配”模式,以帮助客户更精确的同步AMS或外挂中的耗材信息。用户可点击各耗材丝预设框,手动选择对应AM S中的耗材丝。
注意:此步骤仅同步耗材丝的颜色和类型,不会同步AMS的槽位信息。
3. 修改打印机、耗材、工艺信息
针对双喷嘴打印机,我们增加了部分预设和参数,以适配不同场景下的参数调整需求。
- 双喷嘴打印机预设增加不同喷嘴选项:双喷嘴打印机“移动能力”增加左右喷嘴设置,并可单独设置左右喷嘴参数。
- 耗材预设支持不同喷嘴类型:在“耗材丝”和“参数覆盖”选项卡中,现支持针对不同喷嘴类型进行参数设置,切片时将自动依据选定的喷嘴类型生效。与喷嘴类型相关的参数前标有喷嘴图标以方便和其他参数进行区分。
- 工艺速度选项新增双喷嘴预设与首层加速度参数:当选择双喷嘴打印机时,速度选项卡允许单独设置左右喷嘴的速度参数。若修改了单侧喷嘴的速度参数后希望同步到另一侧,可点击右侧的速度同步按钮。此外新增“空驶加速度”和”首层空驶加速度“,使用户可以单独调整首层加速度。
4. 耗材分组
- 耗材丝分组功能:针对双喷嘴打印机新增耗材丝分组功能,支持以下三种分组模式:
- 省料模式:系统将尽量减少耗材浪费,但可能需要用户手动调整耗材在打印机中的位置或AMS接入顺序;
- 便捷模式:基于现有耗材与AMS的摆放情况进行分组,可能会比省料模式产生略高的耗材浪费;
- 自定义模式:允许用户根据自定义的摆放顺序进行分组设置。
用户可在切片时通过悬浮框进行设置,或通过每盘右侧的分组设置按钮对单盘进行分组设置,或点击分组结果中对应按钮进行重新分组。
5. 发送打印
- 发送页面支持双喷嘴映射:目前仅支持将单侧喷嘴的耗材映射至对应侧的AMS与外挂。此外,X系列、P系列、A1、A1 mini打印机支持外挂料的映射。
除上述内容外,Studio 2.0还为Bambu Lab H2D新增了以下功能:
- 支持新AMS:现已支持AMS HT与AMS 2 PRO。
- 设备页新增双挤出头设备显示支持:
- 左右喷嘴温度显示及控制;
- 空调系统显示及控制;
- 左右挤出机状态显示;
- 左右AMS状态显示等。
- 渲染引擎升级:
- 着色器现支持GLSL 140;
- 优化GPU Picking:仅渲染光标附近的物体:
- 修复 Instancing Draw相关的问题。(#5753)
- 新增Obj导入时Gamma校正选项:感谢@SinanAkkoyun的贡献,该选项默认关闭。(#6087)
- 新增“优先使用高性能显卡“选项:该选项默认关闭,开启后可提高渲染性能,但在多显卡设备上边可能会出现闪烁。
- 删除大量不必要的运行时OpenGL调用,并优化SwapChain后的ReadPixel过程。
- 自动流量校准功能优化:为双喷嘴打印机新增自动流量匹配功能,同时更新了相关UI界面。
- 冲刷体积页面优化:支持对左右喷嘴的冲刷表进行单独设置。
- 项目耗材丝可支持至多32色:考虑到H2D最多支持24色,我们将项目耗材上限扩充到32色,并允许用户从中间任意位置删除材料。
- 擦拭塔优化:
- 引入分块擦拭塔,不同粘接性的材料分区打印;
- 增加外墙缺口,调整冲刷后到达擦拭塔的行程路径;
- 增加斜肋外墙,并支持外墙倒圆角;
- 根据擦拭塔高度自动计算Brim宽度;
- 换料前增加面熨烫步骤;
- 增加infill gap设置;
- 优化擦拭塔碰撞检测;
- 针对不同粘接性材料,接触层采用实心打印,并在下方垫多层;
- 预冲刷两倍线宽打印;
- 优化擦拭塔前端渲染,切片后采用实际擦拭塔模型;
- 开放控制参数:最大打印速度、预冲刷后空驶时间、预降温目标温度、预冲刷体积速度。
更多擦拭塔相关改动,详情可参考Wiki(https://wiki.bambulab.com/zh/software/bambu-studio/parameter/prime-tower)。
- 优化双喷嘴打印机的热床纹理显示:针对双喷嘴打印区域的限制,我们对热床贴图进行了可视化升级,直观展示仅左右喷嘴可打印区域。
- 提前升降温规划:对于双喷嘴打印机,在打印过程中,喷嘴空闲时自动降温,下一次使用前提前升温。
- 树状支撑优化:
- 悬垂检测优化:
- 优化悬垂分类:改进悬垂区域的分类,确保部分斜面、平面在混合树模式下生成更合理的多边形支撑结构;
- 提升尖尾检测的准确率。
- 对混合树支撑:
- 提升可拆卸性:多边形节点向下生长时适当进行分割、收缩和平滑处理;对混合树普通支撑的悬垂默认拓展 2mm,有助于支撑的拆卸和上层底面的生成;
- 减少冗余结构:临近的树状支撑向普通支撑汇聚;
- 增加稳定性:混合支撑生成brim以提高稳定性。
- 支撑料启用时默认参数及策略更新:
- 新增支撑转换层:针对非有机树型支撑,新增了两层低速过渡支撑层,帮助形成高质量的顶部接触面,改善悬垂部分的打印效果。
- 默认支撑类型改为树状支撑:经过大量测试,我们发现树状支撑在大部分场景下表现比普通支撑更稳定与易于拆除。因此,本版本将默认支撑类型更改为树状支撑。
- 风扇控速优化:对于悬垂走线需要增加风扇速度的情况,提前开启风扇(默认2s),以消除风扇提速滞后的影响。
- 增加新稀疏填充类型:增加Zig Zag填充类型(感谢@hejllukas的贡献)。增加Cross Zag填充类型。
- 新增相机导航工具:感谢OrcaSlicer和@Noisyfox的贡献。此外我们新增了一个快捷按钮,可快速缩放到选中物体或整个场景。
- 优化自动冲刷选项:开启后在必要时计算冲刷
- 增加延时摄影和冲刷时间统计。
- 修复了可变线宽模式下可能出现的异常条纹问题。
- 优化Obj导入窗口:支持多相机视图,最多可导入32色。
- “选择底面”功能支持选择三角形:解决部分场景下凸包面片无法选择的问题。
- Brim Ear功能优化:
- 修复了部分非Bambu Lab打印机不能够使用Brim Ear的问题(#5431)
- 实时更新模型对象:修复了在未退出 Brim Ear 工具时,数据信息无法正常保存的问题
- 隐藏非底层Brim Ear:防止Brim Ear出现在其他非底层位置
- 增加外墙Z方向速度平滑:通过对外墙z方向的速度平滑,减弱部分模型因区域速度变化过大导致的表面不平整现象。
- 增加轴孔补偿功能:用户可自定义偏置值来控制轴孔配合松紧。正值表示更松的配合,负值表示更紧的配合。该功能与原X-Y轮廓及孔洞补偿功能互斥。
- 斜面鼓包打印优化:修复了部分打印件可能出现的“鼓包”问题
- 增加互锁梁功能:为多色模型增加互锁结构,以提高不同材料之间的粘接性。再次感谢OrcaSlicer和@Noisyfox的贡献。
- 新增自动预设迁移选项:为减少切换项目时的耗材、工艺参数的冗余弹框,新增自动预设迁移的选项,并默认打开。
- 修复了OCCT构建失败的问题,感谢@hadess的贡献。
- 修复了 Boolean 工具异常报错问题。 (#6025, #5543, #6010)
- 修复了Linux的Dark模式下多处显示错误。 (#6038, #5777, #4943, #2731, #4679)
- 修复了STEP文件无法使用“替换为STL”替换的问题。 (#5305)
- 修复了内墙scarf joint未生效的问题。 (#5748)
- 修复了部分SVG删除子模型后无法切片的问题。 (#5916)
- 修复了“对齐到Y轴”时部分模型摆盘错误的问题。 (#5794)
- 修复了“自动摆盘”加“逐件打印”可能导致的不合理换料问题。 (#5738)
- 修复部分STEP加载时间过长的问题。 (#5304)
- 修复了耗材预设按名称排序的问题。 (#5318)
- 修复了部分mtl文件未加载材质的问题。 (#5687)
- 修复了使用连接件切割的模型添加文字后无法正确更换耗材丝的问题。 (#5195)
- 修复因首层为空导致的切片crash问题。 (#5376)
- 修复关闭延时摄影时,抬升类型错误的问题,感谢@ziehmon提供的修复思路。 (#5736, #4848, #4631)